top of page
All Page.png

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

乳癌

乳癌

根據統計,五十歲以上的婦女較大機會患上乳癌。但事實上,任何年齡的成年女性都有機會患上乳癌,而每100名乳癌患者便有一名是男性乳癌患者。及早發現乳癌,情況會很不一樣。        

過去,亞洲婦女之乳癌發病率為世界最低。但近年來,統計數字顯示女乳癌發病率急劇上升,其中以五十歲以下婦女發病率的升幅尤為顯著。

 

乳癌的成因 

  • 家族病歷  

  • 沒有生育過或較遲生育的婦女

  • 長期進食含高動物脂肪食物

 

乳癌的病徵 

  • 乳房內有硬塊 

  • 乳頭流出分泌物、出血或變成凹陷 

  • 腋下腫脹或淋巴結脹大

 

乳癌的診斷

乳癌的診斷一般而言,愈早發現乳癌,治癒機會就愈大。大多數乳癌都可以用以下方法及早發現︰ 

  • 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造影檢查可以在感覺到乳房腫塊之前發現乳癌。

  • 關注乳房。如果你不懂得檢查乳房,可請教醫生。  

  • 針管抽取組織檢驗

乳癌的治療

  • 手術切除

  • 放射治療

  • 化學治療

  • 激素治療

子宮頸癌篩查

子宮頸癌篩查

子宮頸癌是最可預防及最可獲得成功治療的癌症之一。 大多數子宮頸癌是由某些高危型 HPV 感染而引起的。

 

目標對象

有性經驗的無症狀人士應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21-24 歲 - 曾受HPV 感染或存在風險因素的人士應開始進行篩查。

25-29 歲 - 應在連續兩次正常的柏氏抹片檢查結果後每 3 年進行一次篩查。

30-64 歲 - 應在連續兩次正常的柏氏抹片檢查結果後至少每 3 年進行一次篩查;或者

- 每5年進行一次HPV檢測;或者

- 每 5 年進行聯合檢測(子宮頸抹片檢查和 HPV檢測)

65 歲或以上 – 如果 10 年內的常規檢查正常,可停止進行篩查

- 如果他們從未進行過子宮頸癌篩查,則應馬上進行。

 

風險因素

- 多個性伴侶

- 過早發生性行為

- 與其他性傳播疾病發生合併感染

- 抽煙

- 免疫力低的人士

- 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5年或以上

- 分娩次數多,或於首次懷孕時年紀過小

 

減少患子宮頸癌的機會

-接種HPV疫苗

- 進行更安全的性行為(例如使用安全套並避免擁有多個性伴侶)

-避免吸煙

腸癌

腸癌

腸癌是在腸內生長的癌細胞。腸癌可由息肉所形成。腸癌是香港癌病的第二殺手,而新確診患腸癌人數則持續攀升,腸癌患者的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當中尤以男性腸癌患者居多。

無症狀病例




 

                                                       

 

  是                          否

40 歲開始      45-50 歲開始

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

 

如出現以下症狀應考慮進行結腸鏡檢查

  • 腹痛

  • 大便出血

  • 大便黏液

  • 體重下降

  • 貧血

  • 改變大便習慣

大腸癌家族史

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史

家族性腺息肉

肝癌

肝癌(乙型肝炎帶菌者)

男性肝癌患者明顯較女性肝癌患者為多,肝癌的平均發病年齡為六十至六十五歲 。
肝癌成因

  • 乙型肝炎可引致肝癌

  • 酗酒

  • 丙型肝炎

  • 發霉的食物,尤其是花生及穀類果實

肝癌病徵

  • 體重下降

  • 食慾不振

  • 噁心和昏睡

  • 上腹不適或腹痛

  • 肚脹〔肚積水〕

  • 皮膚和眼白呈微黃、皮膚痕癢

  • 白色、粉筆狀大便

肝癌診斷

  • 血液甲胎蛋白 ( AFP)甲胎蛋白是一種癌症的指標,有助診斷早期的肝癌

  • 腹部超音波檢查

  • 電腦掃描

  • 肝癌活組織檢查

肝癌之預防

及早察覺肝癌是十分重要的。乙型肝炎帶菌者應定期接受抽血檢驗甲胎蛋白測試及肝臟超音波檢查。

bottom of page